第141章 惧内(1/ 2)
皇帝起驾回宫,在礼部仪官的引导下,群臣依次出了紫禁城。
相比于之前入宫贺岁,出宫的队伍明显要轻快了许多。
待出了承天门,正旦大朝会才算彻底结束,没有了督察院的那帮御史巡察,官员们感到轻松了不少,待高阶官员上轿走了以后,一些六七品的小官纷纷聚在了一起。
不顾体面的打开了御赐的荷包之后,全都惊喜万分。
“处道兄,这次回家可以过一个肥年了。”
一个年轻的官员不顾形象拍着另一位稍微年长官员的肩膀说道。
“正名老弟所言极是,这次你嫂子的脸色估计能好看一些,润儿、柳儿也能扯两件新衣服了。”
周围人闻言,立时哄笑一片。
那年长官员也不恼,跟着其他人一起放声笑了一阵。
这几人皆是同科进士,目前都留在了京城为官,有在翰林院的,也有在各部衙门磨堪的,不过皆是品级不高。
因为是同科进士,又都在京城,几人素来亲近,其中又以被尊为处道兄的官员年长一些,便成了几人的中坚人物。
在明朝,官场上的同年可是一笔宝贵的人脉,尤其是在党争激烈的明朝,同年也是比较牢靠的政治同盟,比如内阁重臣张瑞图和施凤来就是同年,两人一向共同进退。
而这几位同科进士,又共同留在了京师为官,这些人便结成了一个小团体。
被称为处道兄的年长官员名叫王懿仁,今年四十有五,蹉跎科场多年,才在去岁中了举人,今岁中了进士。
王懿仁家里也有些许薄田,但这些年读书赶考也破败的差不多了,要是靠着老婆的嫁妆帮衬,他也没法子考到四十五。
不过这一切还算好,王懿仁在四十五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,高中殿试第七名,又幸运的被选到了翰林院入职。
翰林院常被世人成为内阁辅臣的起步之所,又有非翰林不能入内阁之说,素来清贵。
一般的进士在翰林院待上两任考绩之后,或者外放一任知府,或者去各部担任郎中。
历练多年之后,幸运的话便可以升到尚书,如果年龄有优势,便可以排队入阁了。
所以,戏文里常有中进士点翰林的说法,只要被点了翰林的进士,基本就是按照内阁辅臣的苗子来培养的。
不过这一切对于王懿仁来说,却没有这样简单了。
王懿仁今岁已经四十五了,才是七品官,即使起步是在翰林院,未来也基本没有希望跻身内阁了,估计尚书也不可能,十年之后放个五品的知府便是他最好的际遇了。
所以在琼林宴后等待分配的时候,王懿仁也没觉得自己能留在京城,尽管他考的名次不错,但岁数太大了,他觉得自己会被外派知县。
而且他也想去地方任官,人岁数大了,就没有年轻人的野心了
自古京官难做,京城居大不易,王懿仁家境也不好,做个太平知县对他来说算是比较合适的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