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听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> 第42章 十里洋场

第42章 十里洋场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“这就是盛海啊?”在地铁里,方既明有点感慨。

好吧,方既明其实没到过盛海,上辈子也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。繁华的十里外滩,东方明珠电视塔,金茂大厦……那都是电视里看到的景象。由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地处长江出海口,有天然的港口,不管在哪个时空,盛海都必然是繁华的大都市。

但是呢,盛海有个不好的地方,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,金融风气很重,所以很难有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公司存在。方既明记得很清楚,上辈子盛海就没有一家能成气候的互联网大公司。可能是因为盛海的互联网公司都缺乏太大的远见吧,比如盛大,比如易趣,嗯,都是因为战略性失误,最后也就慢慢滑落第一梯队了。

可这并不影响盛海的地位,看看香江,哪怕拥有先发的优势,不一样没有弄成任何互联网公司?

这是怎么回事?

上辈子,香江想要打造一个数码港,想要让香江成为全球的科技之城,要是弄成的话,其实香江的产业就能彻底升级,撇开金融中心的称号不敢说,但起码能有另一个支柱产业了。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有前瞻性,可以决定香江命运的。在这个计划提出之后,IBM、甲骨文、惠普、雅虎等等米国互联网的大公司都想入驻,还有爱立信、诺基亚等等通讯大佬也想加入其中,甚至跟香江签署了合作协议。

后来呢,怎么破灭的呢?

很简单,因为金融危机,香江撑不住财政缺口了,只能借助私人财团来启动这项计划。当时没有一个财团敢接手,而李超人的儿子李泽凯挺身而出,顺利拿到一大块地皮,把这个科技项目,做成了一个地产项目。

按道理来说,做一个地产项目也不错嘛,开发好了梧桐树,自然能引来金凤凰的。只要把配套设施完善了,各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想攫取香江,乃至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蛋糕。但是,李超人是地产商起家的,李泽凯这厮,也继承了他爸的光荣传统,做了一个黑心地产商人。

这也是现实版本的买椟还珠的故事,其实早在20多年之前,香江的有识之士就发现了香江经济的问题,过度依赖房地产跟金融,工业跟科技产业几乎为零。香江有很好的教育基础,每年也有很大的科研成果,但是这些成果都无法在香江转化成产品最终走向市场。香江经济的问题,说白了就几个字,脱实向虚,产业空心化。

当时数码港是规划是一座拥有最先进科技实施的花园式科技园。这个规划即使在20年后都不过时。

那时候香江几乎是把数码港当成复兴的重要一步,是一个长期经营的项目。不过李泽凯只把它当成一个赚快钱的工具。李泽凯运营这个项目的思路,就是利用科技来包装地产。说白了这是一个披着科技外衣的房地产项目。

最终项目建成,房地产的面积高达7成,这大大违背了最初的设计,而且项目的层高跟容积率都跟设计不一样,一切都朝着赚钱的目的去了。说好的大公司都没来了,来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。数码港最终名不副实,亚洲硅谷计划最终流产。

不过李泽凯却赚得盆满钵满。不说这个项目房地产项目给他赚到的回报。他利用这个项目在股市中纵横捭阖,竟然几乎以空手套白狼的姿态,打造成了一个市值5千亿的帝国。李泽凯花3亿买下了一家上市公司,随后实现了借壳上市,并且把数码港的计划注入上市公司。后来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,两年后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,数码港被打回原形,而香江也彻底失去了产业升级的机会,慢慢沉沦了。

李泽凯是赚到钱了,因为只要上市,他就能圈钱。至于后来股价跌了,也只是割股民的韭菜而已。但金融和房地产,损害的却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。盛海没有那么厉害,却也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原因。没办法,资本在盛海的沉淀,也是有很久远历史的。

出了地铁,方既明才发现,这盛海其实也没多大变化。十里洋场,灯红酒绿。

方既明他们下车的时候,也快到晚上了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桃源小神农风沧澜摄政王都市:假扮丑女的同桌被我发现了重回70年从放牧开始每天被迫变有钱成为神豪以后我的老婆是祸水都市: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弃少归来林君河楚默心开学报到:我开了一架直升机
返回顶部